“是不是来要钱的?这里没人,你去新基地吧。”
1月10日,上海阴雨连绵。《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松江区思贤路的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斐讯”)总部大楼,甫一走近保安室,保安便探出了脑袋,对记者抛来了这句话。
松蒸公路上斐讯新生产基地,建筑宏伟气派,但少见人影,冷冷清清。 汪建君 摄
这是《国际金融报》记者时隔半年后的第二次探访。
保安误以为,记者是斐讯讨债大军中的一员。
近日,因为斐讯体育新媒体运营小编的一封“讨薪信”,资金链断裂后的斐讯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找斐讯要债的人很多。
公司内部的讨薪员工、渠道商、建筑商、“0元购”金融项目投资者,他们都在等着斐讯“救命”。“围追截堵”已成了斐讯当下的一道“风景”。
《国际金融报》记者独家获取的一份供应商欠款清单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共有256家供应商被拖欠货款,累计金额达20亿元。该清单内供应商所在地包括上海、广东、江苏、贵州、四川、安徽、重庆、浙江、北京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遍及大半个中国。
在某种程度上,斐讯事件颇具有代表性。斐讯一度被外界称为“小华为”,打着新经济模式的幌子,踏着 “实体+金融” 的创新路径,却演了一出带有欺骗性质的悲剧,给众多参与者留下一曲市场悲歌。
这是对市场的一次警醒,也是给未来市场参与者的参照。
为了吸取教训,启迪未来,今年一月以来,《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大量斐讯事件中的关联方,复盘斐讯事件真相。
1
高光时刻
2017年年中,对斐讯及其创始人顾国平来说,可谓是高光时刻。当时,斐讯的品牌广告遍及上海13条地铁线,产品销售业绩持续上涨。被誉为“小华为”的斐讯,正以新经济企业的姿态迅速发展:2017年6月,斐讯在成都正式成立西南总部——四川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斐讯”);在上海,全新的生产基地正在松江区松蒸公路开发建设,建成后的新生产基地面积是原有生产基地的10倍以上。
广东一名供应商李浩(化名)至今还记得一年多前的那场供应商大会。2017年7月底,顾国平在上海斐讯总部大楼召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供应商大会。彼时,面对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家供应商,顾国平信心满满,向大家阐述着斐讯的发展定位与理念,并声称,要将斐讯打造成一个“实体+金融”的新经济公司。
“那是一场气势恢宏的大会,”李浩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忆,“当天,除了供应商,许多斐讯系的关联公司都来到现场,包括联璧金融,很多公司老板都登台演讲,并制作了大量精美的PPT。虽然并不清楚这些公司和斐讯的具体关系,但我们当时真的感觉这家公司非常有前景。”
上海一名供应商陈琦(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顾国平当时谈了斐讯的业务体系,展示了斐讯的智能硬件及延伸产品线,特别强调了新经济概念,并声称在五年左右,要将斐讯的营收做到一千亿元,然后上市。”
陈琦表示,斐讯一直以来对产品质量有高规格要求,“我们产品的样品都要事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才决定开展合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当时相信斐讯未来的品牌价值会越来越高。”
那场供应商大会规格极高,斐讯将所有来宾全部安排在五星级酒店——上海富悦大酒店,大会开完之后,顾国平还带领供应商们参观正在建设的新生产基地。
“我们都被斐讯的豪气与前景折服了。”一名来自香港的供应商赵明(化名)向记者感叹,“当时顾国平在会上说了一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贾跃亭(乐视网创始人)遭受的我都遭受过,贾跃亭没有解决的我都能解决。”
赵明还向记者透露,那时斐讯已经负有债务,对供应商都有延迟还款的情况,“但当时,我们都很相信斐讯和顾国平。”
2
轰然崩塌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美好蓝图破灭了。
2018年6月21日,联璧金融爆雷,斐讯作为“0元购”模式的运营主体被卷入其中。同年8月27日,顾国平及联璧金融法人代表侬锦等10人因涉嫌集资诈骗罪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松江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极速扩张的“斐讯帝国”骤然坍塌:
斐讯旗下子公司、负责生产制造的上海万得凯实业有限公司8条生产线全部停产;
关联公司上海靓讯工贸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靓讯”)基本歇业;
供应链端斐翔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斐翔”)和重庆瑞耕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重庆瑞耕达”,该公司为四川斐讯开展采购业务)陷入债务旋涡;
斐讯则为削减人力成本开启了大面积裁员,留存员工则被延缓发放工资或降低薪酬福利。
“所有人都没想到变化来得这么快,这个结果令人感到意外。”上海斐讯一名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无论是我还是股东,或是供应商、公司员工,包括顾国平本人都没想到会走到这一步。”
上海斐讯一名内部员工张枫(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90%的人都已经离职,有的是主动离职,有的是被迫离职。”张枫透露,斐讯已经拖了好几个月的工资,他目前也处于即将离职的状态。
1月10日,《国际金融报》实地走访位于松江区松蒸公路的斐讯新生产基地,该基地面积高达300多亩,仅在松蒸公路上就设立了两个大门,并且有保安把守;在砖红色的建筑大楼上,醒目地挂着“PHICOMM斐讯”的品牌logo,在周围碧绿草坪的映衬下,整个基地显得宏伟气派。
然而,庞大的生产基地却毫无人气,四周冷冷清清。据保安介绍,这里只有100多人,都是生产线工人。
“去年11月公司才正式入驻,我们也是那时候搬过来的,任务就是看着这几栋大楼。”保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斐讯的员工已经不多了,倒是经常有人跑到这里来要债。”
3
债台高筑
一位不愿具名的供应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前述清单仅罗列了上海斐翔和重庆瑞耕达拖欠的货款,许多斐讯的关联公司并未统计进去,“如果全部统计,斐讯累计拖欠400多家供应商货款,总额大约30亿元。”
1月14日,《国际金融报》来到上海的一家供应商所在地,该企业负责人张华(化名)对记者称,“斐讯欠了我们3000多万,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此外,因为斐讯出事了,一批价值280多万的产品积压着,一直卖不出去。”张华流露出担忧又无奈的神情。
在张华的企业,记者见到一间大门紧闭的厂房,里面4条生产线全部停工。张华说,眼前这间厂房是专门为斐讯生产产品的,现在没有订单,用不着了。
在仓库,只见成批印有斐讯logo的产品堆积在一起,张华说,“这些产品都是为斐讯定制的,上面都印有斐讯的标志,所以根本没法处理。”
供应商仓库里积压了大量的斐讯产品库存 汪建君摄
据张华介绍,他的公司在高峰时有100多人,自从斐讯拖欠货款之后,已经减少至36人。尽管如此,公司平均每天的花销依旧需要近30万元,而营收却很微薄。他叹息,“能否熬过这个寒冬还未可知。”
供应商李浩的境遇和张华相差无几。但让他气愤的是,目前的结果并非因为自己企业经营不当,而是因“斐讯精心设计的一场骗局”。
他表示,斐讯提前设立独立子公司,通过子公司和供应商开展交易,是事先设好防火墙。一旦出现了债务问题,斐讯可以凭借子公司实现金蝉脱壳,将债务挡在公司门外。
对此,上述斐讯高管不以为然,他对记者表示,“我们承认斐讯的经营是失败的,但目前也在想办法进行资产和业务重组,尽可能给各方一个交代,但我不认为斐讯是有意去欺骗大家。”该高管同时称,“供应商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他们是否也该反思,为什么斐讯在已经有了延缓还款的情况下,他们还会继续供货?”
对此,陈琦的答案是“利润”。
4
交易迷局
“一直以来,斐讯给的利润要比其他同类企业高出5%-10%;另一方面,斐讯在之前的广告宣传上非常到位,我们的确相信斐讯是一家有前景的公司。”陈琦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李浩也称,“现在做生意都不容易,谁都有资金紧张的时候,再加上一直都是合作伙伴,也不好轻易撕破脸。此外,斐讯(实际是斐翔、瑞耕达等)还开出了很多商业承兑汇票,我们也只好接受。”
对此,重庆圣世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翰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存在区别,前者的承兑人即最后付款人是一家企业,而后者是由这家企业提出申请,然后由银行无条件承兑。所以,一旦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财务本身出现危机,那么该汇票就是一张废纸。
但令供应商们愤怒的是,斐讯对目前的债务问题不理不睬、久拖不决,甚至对他们表示,债务和斐讯无关。
据悉,斐讯在与供应商们合作时有一套交易的程序:其供应链体系分为资源和采购两部分,其中,资源部门广泛搜罗各类供应商,然后走访、洽谈,包括交易方式及账期内容等。达成共识之后,再让供应商提供样品到斐讯公司,如果样品测试通过,再由采购部门——斐讯旗下子公司或关联公司进行下单、跟进、交货、对账。据了解,这些采购公司包括上海斐翔、重庆瑞耕达、上海靓讯、上海康斐等数十家关联公司。
企查查显示,上海斐翔有两大股东,分别是上海斐讯和上海斐讯电通电气有限公司(简称“斐讯电通”),持股比例分别为90%和10%,而斐讯电通又由上海斐讯100%持股,这意味着上海斐翔是上海斐讯的全资子公司。而据上述供应商欠款清单,上海斐翔所欠供应商货款高达10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陈翰笙表示,上海斐讯、上海斐翔和斐讯电通均为有限公司,且三家公司均为独立法人。有限公司股东原则上仅以认缴出资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是上海斐翔对外签订合同而缔结的法律关系并由此产生的债务,原则上是由上海斐翔独立对外承担责任,作为股东的上海斐讯和斐讯电通则不承担责任。
不过陈翰笙也补充说,“之所以说是原则上,亦即存在例外情况,主要包括:第一、当上海斐翔对外开展合同关系时,上海斐讯进行了担保或者系共同采购方;第二、上海斐翔与上海斐讯财务发生严重混同,依据法律上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上海斐讯在此种情况下要对上海斐翔的对外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陈翰笙表示,成立单独子公司的目的就是进行财务及债务区隔,所以斐翔的债务人(即供应商)即便诉讼,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这个举证证明也会比较困难。
5
成败皆因“0元购”
值得玩味的是,上海斐讯在开启上述交易程序的同期,开始推出“0元购”。上海靓讯一名员工对记者感叹,“斐讯是成也‘0元购’,败也‘0元购’。”
据了解,2015年9、10月间,上海斐讯对供应商发布通知函称,“自2015年10月开始,将我司与贵司发生业务关系的公司名称变更为斐翔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原合作公司与各合作商间的相关合同需重新签订,贵我双方须继续遵守及履行。”
2016年5月,斐讯再次发布声明表示,自2016年6月开始,斐讯将把企供应链与品控平台业务,全部转换为子公司模式进行运营。其中供应链与品控平台业务整体转入斐翔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多名供应商向记者表示,当时觉得事情蹊跷,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默认、接受。陈琦对记者称,“一方面,那时候我们还是信任斐讯的;另一方面,在生意场上,作为乙方其实没有太多话语权,我们能做的就是配合。”
“但回过头看,斐讯此举就是为‘0元购’做铺垫。”多名供应商一致认为。
2016年年初,斐讯推出“0元购”商业模式:用户花399元购买斐讯路由器,获取一个K码,然后在联璧金融上激活K码,便可获得商品全额返现——这样不但一分钱不花,还免费获得一台路由器。不过,每个消费者只享有一次免费激活K码的机会,如果再次参与“0元购”,则必须在联璧金融平台上进行投资。
陈翰笙表示,“‘0元购’一旦推出以后,斐讯的产品销量必然会剧增,但‘0元购’的回款是不及时的,这意味着当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交付供应商的货款也相应存在一些障碍。将公司债务进行区隔,能够避免供应商直接起诉斐讯。”
上述上海靓讯员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0元购”的推出才真正使斐讯的业务做大,在此之前,斐讯的实体部分其实做得并不理想。
据斐讯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1月到5月,斐讯产品总销售量为1560万台,总销售收入为74.5亿元;而在2018年京东“618年中购物狂欢节”期间,斐讯共斩获了7.1亿元总销售额和72.2万台产品总销量。
“但问题是,斐讯巨额销量产生的营业收入及其通过金融平台获取的融资金额去向了何处?”
这是一众供应商的疑问。
记者 汪建君